Dream
就在2023年5月,《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发布了一组有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学者参与的研究。结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浅睡眠可以有效激发创造力。所谓浅睡眠,专业叫法是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1,也叫N1阶段睡眠。
这个阶段睡眠的特征之一就是,假如你做梦,你自己能意识到,我好像在做梦。但同时,你还不会马上醒。这种梦也被称为清醒梦。关于浅睡眠对创造力的作用,以前就有人讨论过。比如,苯的结构、谷歌搜索的创意,还有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的构想,据说都是当事人在清醒梦的状态下想出来的。
但这件事麻烦的地方就在于,很难再现。毕竟,梦到什么,这哪是自己能控制的?而这回,研究人员要做的,就是再现这个过程。也就是,人为控制你的梦境。过程大概是,先请志愿者睡觉,同时,用仪器检测志愿者的睡眠状态。一旦仪器检测到你刚入睡,马上就会有另一个设备介入,这个设备主要就是在你的耳边低语。比如,不断跟你讲跟树有关的事情。这么一来,志愿者就有可能梦到树。当然,也有梦不到,或者干脆睡不着的,不计算在内。
等志愿者进入浅层睡眠之后,再马上把他们叫醒,然后请他们创作一个跟树有关的故事,再对这个故事的创造力评分。结果发现,梦到过树的人,写出的故事明显更有创造力。
好,这个结论就摆在这。简单说,睡觉没坏处,上班的时候中间偶尔睡一下,没准还能激发创造力。但问题是,这件事有两个局限。第一,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定处在浅睡眠。万一睡得太深呢?第二,假如没有仪器的辅助,谁能控制自己梦到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也有学者研究过。有个机构,叫国际梦研究学会,这个机构的主席叫克莱尔·约翰逊。她曾经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清醒梦》。这本书得到就有电子书,你可以搜搜看。这本书主要说的就是,人可以通过练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清醒梦。
在书里,她把人的梦大概分成五种类型。第一种是生理梦,也就是反映你的生理状态,冷了、热了、尿急,都属于生理梦。第二种是情绪梦,也就是反映你的情绪。第三种是原型梦,也就是梦到一些常见的文化形象,比如梦到神龙、孔子、孙悟空。第四种是灵魂梦,比如梦里被神仙点化了,醒来后感觉整个人的境界都提升了。第五种,就是清醒梦。也就是,自己清楚自己在做梦。很多人都觉得清醒梦特别有意思,能提升快乐感。疫情三年,清醒梦在网上的搜索量快速增加,就是这个原因。
按照克莱尔·约翰逊的研究,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清醒梦。她还找到了几十种方法。我们在这里,说一点比较初级的。当然,说到底,梦境还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理现象,谁也不敢说自己的研究结论一定准确。我们只是在给这个问题,多找一个理解它的角度。
第一步,是从自己以往做过的梦里,选择一个梦。没错,一定要选自己做过的梦。平时可以写点梦境日记,然后从这些梦里选一个。按照克莱尔·约翰逊的研究,这是人控制梦境成功率最高的方法。你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一个全新的梦很难,但做一个跟以前类似的梦是有可能的。
第二步,是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能怎么改变之前做过的梦。包括自己在梦里做的事情、遇到的人,等等。
第三步,当你觉得自己特别困,有一点要睡着的感觉的时候,试着做一点简单的数学题,越简单越好,比如一加一等于二。按照克莱尔·约翰逊的说法,这会让你不至于睡得太沉,能在梦里保持适度的清醒。在梦里,尽量去做更多的事,观察更多梦中的事物。
然后,反复尝试这个过程。注意,这个步骤只是提高做清醒梦的概率,不敢完全保证成功。我们就当找了个彩蛋,也算是多了一个理解梦的角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