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湍”:水流非常地急促;
26、“滞”:水流十分缓慢;
27、“波”:掀起的小风小浪;
28、“澜”:掀起的大风大浪;
29、“汀”:水边的平坦地带;
30、“岛”:四面临水的陆地;
31、“礁”:水底和水面上小的岩石;
32、“洲”:上面有人居住的岛屿;
33、“矶”:水域面有很多的石头;
34、“塘”:东西流向的水域;
35、“浦”:南北流向的水域;
36、“湄”:水域的岸边;
37、“沚”:水中的一小块陆地;
38、“渠”:人工挖掘的排水道;
39、“沼泽”:水草茂盛的积水地带;
40、“运河”:人工开凿的大型功能性河流;
41、“半岛”:三面临水面积大的区域;
42、“群岛”:密集的岛屿;
43、“淼”:水波不兴的样子;
44、“泉”:山涧流淌的清溪;
45、“榭”:临水供人休息赏景的亭台;
《道德经》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里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
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
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以上列出的古人关于“水”的45种不同称谓和解读,
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与“水”相关的事物;
不得不感叹,中国的汉语言文学博大精深,
一点一滴,都凝聚着我们先辈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创造力。
亲爱的条友们,对此,您有怎样的观点和看法呢?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互动,谢谢!
#微头条激励计划##冬日生活打卡季#
#记录我的2023##在头条看见彼此#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