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世界杯_u20世界杯最新战况 - chhtzx.com

冬虫夏草

8262

冬虫夏草(学名:Ophiocordyceps sinensis译作中華线蟲草[3],藏語:དབྱར་རྩྭ་དགུན་འབུ་,威利转写:dbyar rtswa dgun 'bu,藏语拼音:Yarza Günbu)又稱蟲草、冬蟲草,是一種寄生於昆蟲的真菌,通常寄生於鱗翅目蝙蝠蛾科部分昆虫幼蟲體內生長[4]。分布于中国的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肃以及尼泊尔、印度、不丹的部分靠近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地区[5]。见于高寒草甸、高山灌丛。其种加词“sinensis”意为“中华的”,乃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中华线虫草

保护状况

易危(IUCN 3.1)[1]

科学分类

界:

真菌界 Fungi

门: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纲:

糞殼菌綱 Sordariomycetes

目:

肉座菌目 Hypocreales

科:

线虫草科 Ophiocordycipitaceae

属:

線蟲草屬 Ophiocordyceps

种:

中华线虫草 O. sinensis

二名法

Ophiocordyceps sinensis(Berk.) G.H.Sung, J.M.Sung, Hywel-Jones & Spatafora, 2007

異名[2]

Sphaeria sinensis Berkeley (1843)

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 (1878)译作中華蟲草

无性型名称 Hirsutella sinensis X.J. Liu, Y.L. Guo, Y.X. Yu & W. Zeng译作中华被毛孢

冬蟲夏草是已知最早被記載的蟲草菌,早在公元863年的唐代就已出現在博物學家段成式的記載中。以往冬蟲夏草向來被认为可以「補肺益腎,止血化痰」[6]。但是由于對人體有害的有機砷含量略高,2016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将冬虫夏草從保健食品類除名,并且含冬虫夏草的保健食品相关申报审批工作按《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未经批准不得生产和销售[7]。

目录

1 形态

2 保护

3 化學含量

4 用途

4.1 功效争议

4.2 销售

5 野外采集

5.1 经济影响

5.2 社会影响

5.3 生态影响

6 培植

7 其他“虫草”物种

8 參見

9 参考文献

10 延伸阅读

11 外部連結

形态

编辑

冬虫夏草与一根火柴的大小

野生的菌孢

冬蟲夏草生長在海拔3000公尺至5000公尺的高山草地灌木帶雪線附近的草坡上。土裡的一種菌類孢子寄生於幼虫,在幼蟲體内生長,吸取其養分至死亡[8]。到了冬季,蝙蝠蛾(英语:Hepialidae)幼蟲被蟲草菌寄生死亡後,體內組織、外殼會與菌絲結合成堅硬的菌絲體,因為外表還是如幼蟲的外型,這時就被稱為「冬蟲」,經過一個冬天,到第二年春天來臨,菌類的菌絲開始生長,到夏天時從蝙蝠蛾幼蟲的頭部長出然後突出地面,外觀狀似植物,長出棒狀子囊座並且露出地面形成「夏草」,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冬蟲夏草”。菌孢把蟲體做為養分。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0.3-0.8cm;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20~30条环纹,近头部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柱形,长4-7cm,直径约0.3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9]。

保护

编辑

2020年7月9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其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易危」[1]。威胁到种群数量衰退的主要因素是全球气候变化和过度采挖[10]。

1999年被中国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8]。

化學含量

编辑

药理学现代研究结果中,青海冬虫夏草含有虫草素约7%,碳水化合物28.9%,脂肪约8.4%,蛋白质约25%,脂肪中82.2%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尚含有维生素B12、生物碱等。[來源請求]冬虫夏草实际上含有的成分有:氨基酸、甘露醇、腺苷、麦角固醇、硬脂酸、生物碱和有机酸。[11]

2016年2月4日,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总局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指出“检验的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中,砷含量为4.4~9.9 mg/kg”并提示“存在较高风险”[12]。

用途

编辑

主要作为珍稀食药用菌,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有着悠久历史[10]。

功效争议

编辑

虫草素的结构简式

冬虫夏草正式作为药物载入书典,是从清朝出版的《本草从新》开始,指出冬虫夏草的作用是“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13]。之后,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一起并称三大名贵滋补药材,享有极大的盛名[14]。

但是,冬虫夏草是否含有有效成分一直饱受专业人士诟病,虫草酸被认为是冬虫夏草的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但其实虫草酸就是甘露醇,是一种非常普通而便宜的化工产品,被广泛用于食品、药物当中[15]。

同时,多项研究表明冬虫夏草中并不含有發現於蛹蟲草菌的虫草素(Cordycepin)[15]。2017年发表于《Cell Chemical Biology》的研究完全阐明了虫草素的合成机理,并确认中华线虫草不会合成虫草素,也不会合成同时产生的、具抗癌功效的喷司他丁(英语:pentostatin)。文章所发现所检查物种中,仅有虫草花及其近亲九州虫草Cordyceps kyusyuensis产生此物质。[16]更早表示冬虫夏草含虫草素的文章是直接使用了市售冬虫夏草,没有用任何方式验证其物种真伪,因此不能排除测量的实际上是某种产生虫草素的广义“虫草”菌。[17]

销售

编辑

青海中央市场上的冬虫夏草

蟲體一般為四至五公分,這時的蟲草稱為“頭草”,品質最好;第二天菌孢長至蟲體的兩倍左右,稱為“二草”,品質次之。因为僵化後會長出根鬚,所以被稱作「冬蟲夏草」。採集後的蟲草會按其重量、色澤及大小等分為五大等級,即:王中王、蟲草王、一級、二級、三級蟲草。

王中王:每台斤含數量900條(或以下)條冬蟲夏草。

蟲草王:每台斤含1000-1400條冬蟲夏草。

一級蟲草:每台斤含1500-1900條冬蟲夏草。

二級蟲草:每台斤含2000-2400條冬蟲夏草。

三級蟲草:每台斤含2500條以上冬蟲夏草。

野外采集

编辑

经济影响

编辑

在农村藏区,冬虫夏草已成为最重要的现金收入来源。2004年,该真菌为当地家庭贡献了40%的年度现金收入,占GDP的8.5%。[來源請求]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自1990年代末以来。2008年,一公斤交易价格从3,000美元(最低质量)到超过18,000美元(最佳质量,最大幼虫)不等。2009年,青藏高原的年产量估计为80-175吨。[18]喜马拉雅山区的冬虫夏草产量可能不超过几吨。

2004年,在尼泊尔,一公斤虫草的价值估计为30,000至60,000尼泊尔卢比,在印度约为10万卢比。[19]2011年,在尼泊尔,一公斤虫草的价值估计为350,000至450,000尼泊尔卢比。2012年一篇BBC文章指出,在印度北部村庄,单个虫草价值150卢比(约2英镑或3美元),超过体力劳动者的日工资。[20]2012年,一磅顶级质量的冬虫夏草零售价已达到50,000美元。[21]

兰州市一家店铺广告宣传冬虫夏草(中华线虫草)和其他当地特产。

据报道,冬虫夏草的价格在青藏高原上大幅上涨,1998年至2008年间上涨约900%,年均增长超过20%(扣除通胀因素)。大只虫草的价值增长比小只虫草的更为显著,这是因为消费者认为大只的质量更好。[22]

年份

价格涨幅

人民币元/公斤

1980年代

1,800

1997年

467%(包括通胀)

8,400

2004年

429%(包括通胀)

36,000

2005年

10,000–60,000

2013年

125,000–500,000

2016年左右,不丹也开始出口冬虫夏草。分子生物学已确认不丹的冬虫夏草确实是中华线虫草,通过测量标志成分的含量也证明其质量与西藏的相当。[23]

社会影响

编辑

由于其高价值,村落间为争夺其草地栖息地的冲突已成为当地政府的一大难题,多起案例中有人丧生。2011年11月,尼泊尔一家法院判决19名村民谋杀罪名成立,原因是在争夺这种珍贵的真菌时杀害了一群农民。2009年6月,七名农民在偏远的北部馬南縣前往采集雅尔恰冬虫(Yarchagumba)时被杀害。[24]

其价值使其在尼泊尔内战中发挥了作用,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中心)和政府军每到6-7月的采收季节就会争夺这一利润丰厚的出口贸易的控制权。[25]在尼泊尔采集虫草直到2001年才合法化,现在需求最高的国家包括中国、泰国、越南、韩国和日本。到2002年,这种药材的价值达到每公斤105,000卢比(1,435美元),使政府能够收取每公斤20,000卢比(280美元)的特许权使用费。

生态影响

编辑

寻找冬虫夏草常被认为会威胁其生长地青藏高原的环境。虽然它已被采集了数百年,并在这些地区仍然常见,但当前的采集率远高于历史时期。

在印度,冬虫夏草采集者在林线附近砍伐燃料木材,已造成糙皮桦等树种的种群显著减少。[26]

培植

编辑

中華线蟲草的菌丝体现在有人工培植,产品叫做发酵冬虫夏草菌粉,价格低廉。[27]

使用昆虫幼虫培植,含子实体(伸出的“草”部分)的虫草也已在中国商业化。需要给幼虫接种菌丝之后放入一个模拟高原气候和光照的环境成长。(在2016年研发出模拟环境的方法前,是靠把接种后的虫放在高原有野生冬虫夏草生长的地方去长成。)[27]

另外也有用培养基培育含子实体的虫草的,但外形和传统种类有差异。[27]2015年发现用大米培养基在低海拔地区产生子实体的方法。[28]

其他“虫草”物种

编辑

东亚和世界各地都存在很多种其他拟寄生于蝙蝠蛾科昆虫,子实体形态类似的真菌,用途和部分成分也类似。例子有:

涼山蟲草 Ophiocordyceps liangshanensis:传统叫“麦秆虫草”。尼泊尔有形态类似的虫草,但分子生物学上可以看出不是同种。凉山虫草应是线虫草属,而尼泊尔的则是亚虫草属。[11]

蝙蝠蛾虫草Samsoniella hepiali(原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1989年在青海采集的一些“冬虫夏草”发现含本品。现有菌丝培植,用于“金水宝”系列药品和260多种保健品,中国市场达百亿元。[29]含虫草素。

古尼掘氏梅里霉Drechmeria gunnii:“亚香棒虫草”,在贵州、湖南常用。有栽培研究。[27]

此外还有多种传统上就知道不是冬虫夏草(宿主不同),但应用类似的“虫草”:

下垂线虫草 Ophiocordyceps nutans:宿主是臭虫,传统有使用。[30]

细脚虫草Cordyceps tenuipes即细脚拟青霉Paecilomyces tenuipes:宿主是蛾子。传统有使用。含有乙酰氧基藿香二醇、过氧化麦角固醇。[30]在日本、韩国有商业化培植。[31]中国有栽培研究。[27]

蟲草花 Cordyceps militaris:宿主是蛾子。传统有使用。中国、台湾、越南、印尼有子实体培植。含虫草素。[30]是中国新食品原料。[27]

蟬花Cordyceps chanhua:宿主是蝉。中国有商业化栽培,是中国新食品原料。[27]

广东弯颈霉Tolypocladium guangdongense:2008年发现,有商业化栽培,是中国新食品原料。[27]

中国的广义虫草(Cordyceps sensu lato;或小写"cordyceps")至少有299种。[27]

參見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Yang, Z.-L.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UCN). 2020, 2020: e.T58514773A58514845 [13 July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 G.H. Sung, J.M. Sung, Hywel-Jones & Spatafora 2007. MycoBank. International Mycological Association. [201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 Sung, G. H., et al. (2007). "A multi-gene phylogeny of Clavicipitaceae (Ascomycota, Fungi): identification of localized incongruence using a combinational bootstrap approach."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44(3): 1204-1223.

^ Wang, Xiao-Liang; Yao, Yi-Jian. Host insect species of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a review. ZooKeys. 2011-09-08, 127: 43–59. doi:10.3897/zookeys.127.802.

^ Li, Yi; Wang, Xiao-Liang; Jiao, Lei; Jiang, Yi; Li, Hui; Jiang, Si-Ping; Lhosumtseiring, Ngarong; Fu, Shen-Zhan; Dong, Cai-Hong; Zhan, Yu; Yao, Yi-Jian. A survey of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The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2011-12, 49 (6): 913–919. doi:10.1007/s12275-011-1193-z.

^ 陈若芸主编. 中国食用药用真菌化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6.03: 89–90. ISBN 978-7-5439-6915-5.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 信息中心. 总局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的通知食药监食监三〔2016〕21号. 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8-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6).

^ 8.0 8.1 姜大成主编. 中药鉴定学.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6.01: 263. ISBN 978-7-5655-1163-9.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编写. 中药学专业知识 1 2016.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6.01: 383. ISBN 978-7-5067-8129-9.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 10.0 10.1 Li, Yi; Tang, Zhiyao; Yan, Yujing; Wang, Ke; Cai, Lei; He, Jinsheng; Gu, Song; Yao, Yijian. Incorporating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 into the red list assess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macrofungi: A case study with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iodiversity Science. 2020-01-20, 28 (1): 99. doi:10.17520/biods.2019158.

^ 11.0 11.1 Wang, Y; Dai, YD; Yang, ZL; Guo, R; Wang, YB; Yang, ZL; Ding, L; Yu, H.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Phylogenetic Data of the Chinese Medicinal Fungus Cordyceps liangshanensis Reveal Its New Systematic Position in the Family Ophiocordycipitaceae.. Mycobiology. 2021, 49 (4): 297–307. PMID 34512076. doi:10.1080/12298093.2021.1923388.

^ chinanews. 食药监总局: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存在较高风险-中新网. 中新网. [2018-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 刘绍贵主编. 临床常用中草药鉴别与应用.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07: 515. ISBN 978-7-5357-8682-1.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 张红星主编. 滋补药材家用手册.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01: 119. ISBN 978-7-5352-7060-3.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 15.0 15.1 程莉. 起底冬虫夏草:一个“中国式”大骗局的始终. 財新網. 2016-04-12 [2017-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中文(简体)).

^ Xia, Yongliang; Luo, Feifei; Shang, Yanfang; Chen, Peilin; Lu, Yuzhen; Wang, Chengshu. Fungal Cordycepin Biosynthesis Is Coupled with the Production of the Safeguard Molecule Pentostatin. Cell Chemical Biology. 2017-12, 24 (12): 1479–1489.e4. doi:10.1016/j.chembiol.2017.09.001.

^ Zhou, X; Luo, L; Dressel, W; Shadier, G; Krumbiegel, D; Schmidtke, P; Zepp, F; Meyer, CU. Cordycepin is an immunoregulatory active ingredient of Cordyceps sinensi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08, 36 (5): 967–80. PMID 19051361. doi:10.1142/S0192415X08006387.

^ Winkler, D. Caterpillar Fungus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Produc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n the Himalayas [冬虫夏草(中华线虫草)在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区的生产和可持续性] (PDF). Asian Medicine. 2009, 5 (2): 291–316. doi:10.1163/157342109X568829 (英语).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Sharma200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Jeffrey, Craig. The 'Viagra' transforming local economies in India [在印度改变当地经济的“伟哥”]. BBC News. 2012-07-07 [July 9, 2012] (英语).

^ Finkel, M. (2012) Tibet's Golden "Worm", National Geographic, August 2012 |language=en |trans-title=西藏的金“虫”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Winkler2008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Wu, Ding-Tao; Lv, Guang-Ping; Zheng, Jian; Li, Qian; Ma, Shuang-Cheng; Li, Shao-Ping; Zhao, Jing. Cordyceps collected from Bhutan, an appropriate alternative of Cordyceps sinensis [从不丹采集的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的合适替代品]. Scientific Reports. December 2016, 6 (1): 37668. Bibcode:2016NatSR...637668W. ISSN 2045-2322. PMC 5118747 . PMID 27874103. doi:10.1038/srep37668 (英语).

^ Staff (14 November 2011) 'Himalayan viagra': Six men get life for Nepal murders BBC News Asia, Retrieved 9 July 2012 |language=en |trans-title=“喜马拉雅伟哥”:六人因尼泊尔谋杀案被判无期徒刑

^ Baral N, Heinen JT. The Maoist people's war and conservation in Nepal [尼泊尔的毛泽东主义人民战争和生态保护]. Politics and the Life Sciences. 2005, 24 (1): 2–11. CiteSeerX 10.1.1.474.3446 . PMID 17059316. S2CID 21142810. doi:10.2990/1471-5457(2005)24[2:TMPWAC]2.0.CO;2.

^ Maletha, Ajay; Maikhuri, R. K.; Bargali, S. S. Criteria and indicator for assessing threat on Himalayan birch (B. utilis) at timberline ecotone of Nanda Devi Biosphere Reserve: A world heritage site, Western Himalaya, India [评估南达德维生物圈保护区(世界遗产地,印度西部喜马拉雅山)林线生态交错带上喜马拉雅桦树(B. utilis)受威胁状况的标准和指标]. Environmental and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2020, 8: 100086. Bibcode:2020EnvSI...800086M. ISSN 2665-9727. doi:10.1016/j.indic.2020.100086 (英语).

^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中国广义虫草种类及其驯化栽培研究进展. 食用菌学报. 2023-10-15, 30 (05). ISSN 1005-9873. doi:10.16488/j.cnki.1005-9873.2023.05.012 (中文).

^ Cao, L; Ye, Y; Han, R. Fruiting Body Production of the Medicinal Chinese Caterpillar Mushroom,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Ascomycetes), in Artificial Medi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nal mushrooms. 2015, 17 (11): 1107–12. PMID 26853966. doi:10.1615/intjmedmushrooms.v17.i11.110.

^ Wang, Yuan-Bing; Wang, Yao; Fan, Qi; Duan, Dong-E; Zhang, Guo-Dong; Dai, Ru-Qin; Dai, Yong-Dong; Zeng, Wen-Bo; Chen, Zi-Hong; Li, Dan-Dan; Tang, De-Xiang; Xu, Zhi-Hong; Sun, Tao; Nguyen, Thi-Tra; Tran, Ngoc-Lan. Multigene phylogeny of the family Cordycipitaceae (Hypocreales): new taxa and the new systematic position of the Chinese cordycipitoid fungus Paecilomyces hepiali. Fungal Diversity. 2020-07-01, 103 (1): 1–46. ISSN 1878-9129. doi:10.1007/s13225-020-00457-3 (英语).

^ 30.0 30.1 30.2 Lu, Yi; Zhi, Yuee; Miyakawa, Takuya; Tanokura, Masaru. Metabolic profiling of natural and cultured Cordyceps by NMR spectroscopy. Scientific Reports. 2019-05-22, 9 (1): 7735. Bibcode:2019NatSR...9.7735L. PMC 6531489 . PMID 31118439. doi:10.1038/s41598-019-44154-x .

^ Hong, IP; Nam, SH; Sung, GB; Chung, IM; Hur, H; Lee, MW; Kim, MK; Guo, SX. Chemical Components of Paecilomyces tenuipes (Peck) Samson.. Mycobiology. December 2007, 35 (4): 215–8. PMID 24015100. doi:10.4489/MYCO.2007.35.4.215.

延伸阅读

编辑

[编]

《植物名實圖考·冬蟲夏草》,出自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

Lu, D. The Global Circul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1700-1949: A Microhistory of the Caterpillar Fungus. Palgrave Macmillan. 2023: 1–294 [2023-02-22]. ISBN 978-3-031-247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1).

外部連結

编辑

冬蟲夏草菌 Dongchongxiacaoju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冬蟲夏草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冬蟲夏草 Dong Chong Xia Ca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藥標本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繁體中文)(英文)

蟲草素 Cordycepi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草藥化學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Cordycep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Chinese Cordyceps (Cordyceps sinensis) (英文)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冬虫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