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兼容性好,功率覆盖范围广(从几瓦到上百瓦,最新的PD 3.1甚至支持到240W),而且Type-C接口是它的标配。
小提示:PD协议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分支叫 PPS (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它允许充电器和设备之间更精细地调节电压电流,以达到更高的充电效率和更低的发热,很多安卓手机的高功率快充都基于PPS。
Qualcomm Quick Charge (QC) 协议高通QC
特点:由高通公司推出,曾经是安卓阵营最主流的快充协议之一,尤其是在骁龙处理器的手机上广泛应用。
发展:从QC2.0、QC3.0、QC4/4+ 到 QC5,功率和效率不断提升。QC4+开始兼容USB-PD协议,QC5则完全兼容USB PD PPS。
现状:虽然依然有不少设备支持,但随着USB-PD的强势崛起,以及各手机厂商私有协议的强大,纯粹的QC协议在新款旗舰机上的存在感有所降低,更多是作为一种兼容选项。
二、私有协议(各家手机厂商的“看家本领”)
这些协议通常在自家品牌的设备上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但往往能实现更高的充电功率和更好的体验。
华为 (Huawei) SuperCharge / 超级快充🚀
特点:采用低压大电流方案或高压方案,充电速度快,发热控制也做得不错。需要搭配华为原装或认证的充电器和数据线。
OPPO VOOC 闪充 / OnePlus Warp 闪充 / realme Dart 闪充⚡
特点:“充电5分钟,通话X小时”的广告语深入人心。它们都源于OPPO的VOOC技术,主打低压大电流,对充电器和数据线都有特殊要求。
vivo FlashCharge / iQOO FlashCharge💨
特点:同样是追求极致充电速度的代表,功率从几十瓦到上百瓦,技术方案也在不断演进。
小米 (Xiaomi) HyperCharge / 澎湃快充 / 秒充⏱️
特点:小米在快充技术上非常激进,推出了多款高功率快充技术,包括有线和无线,刷新了不少充电速度记录。
其他:还有一些如魅族mCharge、联发科Pump Express (PE)等,虽然市场份额相对小一些,但也曾是快充领域的一员。
三、中国融合快充标准 (UFCS)🇨🇳🤝
特点:这是由信通院牵头,联合国内多家手机厂商、芯片企业共同推出的融合快充标准,旨在解决国内市场快充协议不兼容的问题,提升用户体验,减少电子垃圾。目前已有多家厂商的设备开始支持。
🤔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快充协议?
技术竞争:各家厂商都想通过独特的技术吸引用户。
专利壁垒:保护自家研发成果。
优化体验:针对自家设备进行深度优化,达到更好的充电效率和安全性。
💡 给普通用户的建议:
第一、首选原装或官方认证:要想获得最佳的快充效果和安全性,使用手机原装配套的充电器和数据线,或者购买官方认证的配件,总不会错。
第二、看清参数,注意兼容性:如果购买第三方充电器,务必看清楚它支持哪些快充协议,以及输出功率是否与你的手机匹配。一个充电器可能同时支持多种协议。
第三、USB-PD是趋势:如果你的设备支持USB-PD,那么选择一个质量好的PD充电器,通用性会更强一些。
总结一下📝:
快充协议的世界确实有点“百家争鸣”的意思。公有的USB-PD和QC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而各大手机厂商的私有协议则在自家“一亩三分地”里精耕细作,追求极致体验。好消息是,像UFCS这样的融合标准正在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简单一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