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灵”中龙和麒麟都有鹿的特征,可见鹿在古代吉祥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长寿的象征,在古代还代表政权和帝位,尤其是白鹿,人们称之为“仙鹿”或“天禄”,视之为祥瑞神奇的瑞兽,在这一点上,古代瑞兽中唯有凤和麒麟可与白鹿媲美。
晋葛洪《抱朴子》称:“鹿寿千岁,满五百岁则白。”是说鹿能活千年以上,从满五百岁开始,其色就变白,成为白鹿。据说白鹿常与仙人为伍,老子就经常乘白鹿出游。
鹿在古代还是政权和帝位的象征——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汉高祖刘邦在逮捕辩士蒯通后,问他为什么煽动韩信造反,蒯通回答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跖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固吠非其主。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烹之邪?”汉高祖本来想把蒯通烹了,听他说了这番话,就把他释放了。蒯通将鹿比喻为政权,可见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鹿科属于偶蹄目下的一科。鹿科物种共有的特征有:毛被为灰色、棕褐色、棕红色和黄色;吻端有一黑色裸区(驯鹿除外);多数物种的尾巴都比较短,麋鹿尾巴最长;眼睛下方有明显黑色下凹的泪窝;每只脚上具有4个蹄,蹄形状细小;除少数种类外,多数物种的犬齿退化或消失;雄性个体有角、雌性个体不长角(驯鹿的雌性除外);雄性的鹿角每年在繁殖季节结束后开始脱落,同时开始长出新的茸角。进入繁殖期时,鹿角完全骨化。
根据鹿科形态特征分为四个亚科,其中美洲鹿亚科的物种分布在美洲大陆,獐亚科、鹿亚科和麂亚科分布在亚洲、欧洲及非洲局部区域。鹿科动物分布在各类的草原、森林,甚至荒漠和冻原地带。所有鹿科动物都以植物为食,其中个体体型较大的物种采食的植物种类比较多,草本植物的叶、茎、花、果,木本植物的嫩枝、树叶甚至枝条和树皮都在它的“菜谱”上。繁殖制度是一雄多雌,生活在温带和寒温带的物种有明显的繁殖期,而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物种全年都可以繁殖。
分布在中国的18种鹿科动物中有6种(梅花鹿、坡鹿、豚鹿、白唇鹿、麋鹿、黑麂)被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单,豚鹿和坡鹿的种群数量最少,属极度濒危;有4种(马鹿、水鹿、驼鹿、獐)被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单。
分布世界上的鹿品种
鹿科Cervidae有16属约47种。
分为4亚科:鹿亚科Cervinae、獐亚科Hydropotinae、麂亚科Muntiacinae、空齿鹿亚科Odocoileinae。
鹿茸是名贵的中药材,肉可食用,皮可制革。世界各地将鹿列为保护动物。驯鹿是鹿科唯一驯化的家畜。
鹿形态特征
眼窝凹陷,有颜面腺;有足腺;无胆囊。体长0.75~2.90米,体重9~800千克。胃4室,反刍。牙齿32~34枚。腿细长,善奔跑。多数种类具角,无角种类则具獠牙状上犬齿。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南纬40°以北地区和非洲西南部。
生长繁殖
角是雄鹿的第二特征(仅驯鹿Rangifer tarandus雌雄皆有角),同时是争偶的武器,其生长与脱落受脑下垂体和睾丸激素的影响。
1.北方的鹿过了繁殖季节,角便自下面毛口处脱落,第二年又从额骨上面的1对梗节上面的毛口处生出,初长出的角叫茸,外面包着皮肤,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随着角的长大,供血即逐渐减少,外皮遂干枯脱落。1~2岁生出的初角几乎是直的,以后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后定型。有角种类的雌鹿如无角亦不具獠牙状上犬齿。雄鹿大于雌鹿。毛色冬深夏浅,多数幼鹿有白色斑点,有的种类(如梅花鹿Cervus nippon和豚鹿Axis porcinus)成体也有斑。足4趾,第三和第四趾发达,支撑身体重量,第二和五趾退化变小。雌鹿有2对乳头。
2.热带鹿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一年发情多次,角不脱落;
3.温带鹿晚秋至冬季交配,多数一雄多雌,每胎产1~2仔,多达3~4仔。
鹿界代表物种
01
梅花鹿
Cervus nipp Temminck
别名:花鹿、鹿、哈,班龙(古称)。
分布:为亚洲东部特产种类。国内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目前野生较少,大部分为家养。国外分布于俄罗斯东部、日本、朝鲜等地。
濒危情况:IUCN(2009):无危(LC)。《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02
马鹿
Cervus elaphus Linnaeus
别名:赤鹿、八叉鹿、黄臀赤鹿、白臀鹿、红鹿。
分布:分布较广。国内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呼和浩特、宁夏贺兰山、青海、甘肃等地。国外分布于欧洲南部和中部,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俄罗斯东部、蒙古、朝鲜、韩国等。
濒危情况:IUCN(2009):无危(LC)。《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Ⅱ级。
03
欧亚驼鹿
Alces alces(Linnaeus)
别名:麇、罕达犴、堪达罕。
分布:为环北极型动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和北美大陆的北部。中国为欧亚驼鹿分布区的南缘,历史上分布较广,数量亦较多。现主要分布于东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北部和乌苏里江流域,以及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区。
濒危情况:《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Ⅱ级。
04
狍
Capreolus capreolus(Linnaeus)
别名:欧洲狍、狍子、瘴狍、野羊、狍鹿、咖夏。
分布:分布于东北、内蒙古、青海、河北、河南、山西、新疆、甘肃、宁夏、湖北、陕西等地。
濒危情况:IUCN(2009):无危(LC)。
05
驯鹿
(近期最火🔥哈尔滨街头上 鄂温克族小伙牵着的就是驯鹿)
Rangifer tarandus(Linnacus)
别名:角鹿、四不像。
分布:是环北极分布动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和北美大陆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已人工引进到南乔治亚岛上,生存状况良好。据考证,中国驯鹿与贝加尔湖东北部尼布楚河上游温多苔原高地的驯鹿有渊源关系(马逸清,1992)目前,国内驯鹿只见于大兴安岭东北部林区。
濒危情况:中国驯鹿都是半家养种群。由于长期近亲繁殖,遗传衰退严重,加之疾病、天敌为害,生死数量大致相抵。
END